[摘要] 為了解濕性療法經創面不顯性失水的變化規律,以指導臨床治療,我們用蒸發儀對25例不同深度和面積的燒傷病人局部創面不顯性失水進行了觀測,結果表明:(1)燒傷后最初幾天內,經創面蒸發丟失的水量要多于正常皮膚。以傷后6h蒸發失水量最多,此后,隨燒傷深度遞增和傷后時間的推移趨于減少;而且保留表皮具有進一步減少蒸發水的作用。(2)自4例大面積燒傷病人(燒傷面積大于50%BSA)局部蒸發量得出,蒸發失水平均為[71ml/(h·% )]BSA;結合本組總的統計,初步提出燒傷早期可按[4~12ml/(h·% )]BSA的標準補充水分,并應根據燒傷深度及表皮脫落的情況做適當的調整。(3)液化期間,實施暴露與半暴露方式用藥,在阻止創面水分蒸發量上同樣有效。
[關鍵詞] 濕性療法 不顯性失水 創面 燒傷
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揭示,MEBO具有阻止創面水分過度蒸發的功能;但對此尚缺乏較確切的定量研究。為此,作者自1996年2月,對25例不同面積和深度的燒傷病人局部創面不顯性失水做了觀察,并同正常皮膚做了對比。旨在進一步了解濕性療法經創面不顯性失水量的變化規律,期望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材 料 和 方 法
1. 觀察對象及測定時間 25例被觀察對象均為傷后6h內入院的成年燒傷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4例;燒傷面積4%~95%BSA。入院后行簡單清創,全程應用濕潤暴露療法治療,嚴格按濕性醫療技術要求用藥。以正常皮膚為對照,分別于傷后6、24、48、72h觀察淺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創面的蒸發量。本研究觀察了燒傷面積超過50%BSA的病人4例,根據創面蒸發的水量,結合體表面積,估計日蒸發量。
此外,有12例病人,在液化期對其深度創面施以MEBO半暴露治療,并進行了蒸發量的對比觀察。
2. 測定儀器與方法 測定蒸發的儀器為EPIC型Servomed蒸發儀,一切按儀器操作規程進行,其讀數可直接在顯示屏上顯示。單位為g/(m2·h)。待所涂藥物與創面充分作用后(一般在涂藥后2h左右),在避風條件下,由專人操作進行觀測,實驗過程中,室內溫度25~32℃,相對濕度45%~62%。
結 果
本組25例燒傷病人,經測定正常皮膚的蒸發量為1845±502g/(m2·h);不同深度的典型創面各選一處,一半保留表皮,另一半去除表皮,測定結果顯示,同一深度創面無論保留表皮還是去除表皮,其蒸發量的變化規律基本一致,即傷后6h最多,而后日漸減少,但仍顯著多于正常皮膚(P<0.05)。
而且保留表皮的蒸發量均明顯少于去除表皮者,二者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不同深度創面的蒸發量,隨創面加深,去除表皮者趨向減少(組間比較P>0.05),而保留表皮者其變化則不顯著(P<0.05),(表5-13-1)。
討論
皮膚作為人體的表面屏障,對保持體內水分有重要作用。燒傷后即失去這層屏障,除了血管通透性增加外,經創面不顯性水分丟失亦明顯增多,其丟失的量不僅與燒傷面積的大小成正比,而且與燒傷深度及傷后時間密切相關。本研究表明,在燒傷后最初幾天內,經創面蒸發丟失的水分量超過正常皮膚(P<0.05),傷后6h左右達到高峰,以后日趨減少;且隨燒傷深度的遞增,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保留受損表皮有進一步減少蒸發量的作用。這與以往一些學者的研究基本一致。但本組所測得的局部創面水分蒸發量卻比他們的結果要少得多。分析其減少的原因,作者認為,主要是濕性療法減少了創面的滲出,同時又限制了創面水分蒸發量。至于這種有規律的失水與微血管的滲出之間是否呈同步發展,本研究資料尚難以解答,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大面積燒傷病人,由于受損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強,導致大量體液自血管床內滲出,其中一部分滯留于組織間隙內,形成“燒傷水腫”,還有相當一部分經燒傷創面不顯性丟失。有關不顯性失水量,本組所觀察的4例燒傷面積超過50%的病人每百分之一的Ⅱ、Ⅲ度面積每小時失水平均為71ml。結合表5-13-1中不同深度及類型創面的蒸發結果,初步認為臨床上可以按4~12ml/(h·%) BSA的標準補充水分。若燒傷以Ⅱ度創面為主或脫落的表皮面積較大者,則可以在標準范圍內適當增多補水量;反之,適當減少。再者,從表5-13-1中的蒸發量變化過程看,燒傷后8h內的補液量也應大于以后的補液量,值得人們注意。
關于受損表皮的早期處理問題,本研究發現,在保留表皮的創面上再涂MEBO,其蒸發量較去除表皮后涂MEBO顯著減少(P<0.01)。由此可見,這種失活的表皮仍有阻止水分蒸發的能力。這與文獻報道的相一致。如果從減少體液丟失的角度看,自然應予以保留;然而在濕潤條件下,保留表皮創面的水腫程度要比去除表皮重得多,且持續時間也相對較長。這一現象揭示保留表皮有加重組織水腫性損傷的傾向,進而說明這種失活的表皮對創面的保護作用是不完全的。因此,我們認為,濕性療法治療燒傷創面,去除表皮直接涂MEBO,充分發揮藥物對創面的治療作用,似乎更合理一些。
暴露用藥是濕性療法倡導的用藥方式,并已被臨床接受而廣為采用,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選擇半暴露療法,而且其治療效果并不亞于單純的暴露用藥,如在液化期。本研究對液化期暴露與半暴露創面的蒸發量做了有限的觀察,結果表明,兩種方式用藥其蒸發量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MEBO半暴露在阻止水分蒸發方面與暴露用藥同樣有效。有趣的是,液化期所測得的局部創面水分蒸發量普遍高于回收期的結果。這可能與創面液化物摻雜而削弱了阻止水分蒸發的作用有關。
(王成傳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