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特點】
小兒頭、面、頸部為人體暴露部位,燒傷發生率高,處理不當,易留下瘢痕,甚至毀容和五官、頸的功能障礙,影響病人終身的心理健康、生活以及工作,給小兒及家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由于小兒面、頸部燒傷不宜早期切痂手術,傳統的保守療法創面常易感染,使健康的組織受到牽連,后期肉芽組織難以自行愈合。
小兒頭面頸部皮下組織松弛,血管豐富。燒傷后滲出多,水腫嚴重。小兒Ⅱ度燒傷頭圍可比正常大2/3~1倍;Ⅲ度燒傷水腫受焦痂限制,外觀腫脹不明顯,但水腫向內擴張,如壓迫上呼吸道或阻塞咽喉部,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如壓迫舌根可使舌尖露出口外。
頭面頸部除周圍神經和植物神經外,還有腦神經分布,燒傷后全身反應強烈,除休克外,易發生急性胃擴張、高熱及腦水腫等并發癥,尤以嬰幼兒多見。
頭面頸部創面焦癡分離早,愈合快。Ⅱ度創面愈合時間比軀干、四肢早3~4天,Ⅲ度焦痂分離早5~7天。毛發區域毛囊深,有較強的愈合能力。
面部眼、鼻、口分泌物多和進食時食物易污染創面,應加強眼、鼻、口、耳護理,避免創面液化物多而積聚,浸噬組織加深損傷。眼燒傷(參見第二篇眼燒傷相關章節)。耳燒傷:①詢問受傷原因時間;②檢查受傷面積和確定其燒傷程度。第一度為皮膚紅斑。第二度為皮膚水腫。第三度為全層皮膚壞死,形成焦痂;③耳殼暴露在外,其燒傷發病率較高,外耳皮膚薄,皮下組織少,燒傷時常累及耳軟骨;④耳軟骨抗感染能力差,易并發軟骨炎,耳軟骨感染壞死后易形成“小耳”畸形。
頭面頸部深度燒傷愈后疤痕攣縮,常發生小口、塌鼻、小耳及部分缺損、口唇及眼瞼外翻等畸形,將嚴重影響面容及頭面部受損器官的功能。
小兒頭面燒傷以學齡前兒童多見,這與低齡兒童活動量大、回避危險能力差等因素有關。
【治療技術】
1局部治療
患兒入院后,先涂MEBO再行簡單清創。
(1)首次創面處理先用溫生理鹽水沖洗創面,水皰型創面低位剪破皰皮,放出滲液引流,保留皰皮。對于水皰已破潰的皺縮腐皮予以清除,用紗布拭凈創面。
(2)用壓舌板將MEBO均勻涂于創面暴露治療,厚度1mm,每6~8小時更換一次。每次換藥前先用棉簽或用壓舌板將殘留藥物、液化物拭去,再重新涂藥,始終保持創面有足夠的藥物供給。
(3)創面環境溫度保持30~36℃左右。
(4)小兒燒傷創面的污染一般不嚴重,清創時力求簡單、輕柔,盡量減少對患兒外加的不良刺激。
(5)創面后期亦可配伍MEBO半暴露治療或MEBO包扎治療。
2眼睛燒傷處理
(1)立即用大量清潔水沖洗,可將面部置入水中,屏住呼吸,反復睜閉眼睛,沖洗20~30min。
(2)常規首次應用表面麻醉方法后,用生理鹽水氯霉素眼藥水沖洗眼角膜及結膜燒傷及充血部位后,再用5~10mL無菌空針管“去針頭”吸入MEBO,每3小時將MEBO壓入眼瞼結膜與球結膜之間一次,連續應用治療。
3耳廓燒傷的治療及護理
(1)先以溫生理鹽水清潔耳部。皮膚紅斑可外涂MEBO藥膏。皮膚水腫可刺破,排液后敷以MEBO紗片,傷面焦痂早期耕耘、切劃涂MEBO,并應保持濕潤及干凈,以促使其再生修復。
(2)傷面處理過程嚴守無菌操作,以預防感染為主,應特別注意軟骨感染,否則會引起畸形,應予靜脈抗生素藥物治療。
(3)若合并顏面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燒傷時,應全身燒傷治療。酌情給予補液,抗生素,鎮痛藥物等。護理措施:①耳廓燒傷的早期清創必須徹底輕柔,防止受壓,保持濕潤與清潔,病人側臥時墊紗布和棉花做的環狀圈;②如果分泌物多,焦痂不易溶脫,妨礙引流時,可用MEBO紗條,無條件時亦可抗生素溶液敷料持續濕敷,使痂皮盡快脫落,減輕感染、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少耳軟骨炎的發生;③外耳腫脹,有明顯疼痛和壓痛時即可診斷為化膿性耳軟骨炎,應盡早切開引流,填塞MEBO紗布條換藥。
4全身治療
根據患兒一般情況進行補液、抗炎治療,或全身使用抗生素,同時盡可能給患兒創造一個相對溫暖、濕潤、安靜的修復環境。
【注意事項】
1頭、面、頸部燒傷滲出多,波及頭部或接近發際的創面,應剃除毛發,重點清創,采用MEBO暴露、MEBO半暴露療法或用MEBO敷料覆蓋松散包扎等方法交替。
2面部深度燒傷創面凹凸不平,不主張早期切痂大張分區植皮。為了減輕面容毀損及功能障礙,強調MEBT/MEBO治療,后期面部肉芽創面自體皮簇內植術。
3頸部Ⅲ度焦痂可行早期切劃、耕耘減壓,外涂MEBO治療。
4頭皮Ⅲ度燒傷后,如果顱骨骨膜無損傷,可行自體皮移植,也可行涂MEBO治療培植肉芽后期肉芽創面自體皮簇內植術。
5局限性顱骨骨膜壞死或已損傷顱骨外板者,可將外板鑿除至板障層,見有明顯出血后,涂MEBO治療培植肉芽后期肉芽創面自體皮簇內植術,亦可采用植皮或轉移皮瓣治療。
6面、頸部為人體暴露部位,燒傷發生率高,利用MEBO治療可保護創面殘存組織的再生,利于壞死組織及代謝產物的排泄和引流,避免創面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