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傷特點
1類似皮膚擦傷
就毛細血管損傷而言,具有皮膚擦傷的特性。
2類似皮膚撕脫傷
就皮膚組織細胞瘀滯性壞死而言,具有皮膚撕脫傷性質。
3類似烘烤傷
就燒傷是蛋白質變性而言(直接和間接熱力作用),具有烘烤傷的性質。
4類似慢性潰瘍
就慢性炎癥過程而言,具有潰瘍的變化過程。
燒傷具有3種損傷和潰瘍同時出現特性。治療燒傷必須醫治3種損傷和潰瘍,才能完成燒傷組織的治療。
二、燒傷累計損傷情況
包括:①熱力損傷;②繼發炎癥;③組織釋放的化學物質;④微循環瘀滯性損傷;⑤組織細胞解體損傷;⑥水腫壓迫微循環缺血性損傷;⑦空氣和干燥脫水損傷;⑧細菌感染;⑨組織排斥反應;⑩創面引流不暢。治療燒傷應同時對這10種情況進行治療才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三、組織再生復原
燒傷壞死組織層排斥排除或分離后,創面基底外露,其存在著殘留的皮膚組織或信息組織(指皮下組織中與真皮和表皮有關的同源組織細胞)開始再生增殖。
1血管內皮細胞再生
形成血管根基5級血管樹再生,表皮層下血管網形成。血管壁的結締組織細胞以成纖維細胞為主,當血管壁損傷時成纖維細胞具有修復外膜的能力。
2真皮膠原再生
皮下脂肪組織中的纖維隔、脂肪纖維隔形成纖維母細胞、成纖維細胞再生膠原纖維,膠原纖維在膠原酶的不斷分解下變為成熟的真皮淺層膠原結構,稱之為真皮膠原或新生真皮。膠原酶在pH 值正常時(約為70)有活性。
3上皮細胞再生
組織學認為腺體基底膜未被完全破壞者,由殘存細胞分裂再生為腺上皮補充皮膚附件腺上皮缺損完全恢復原來腺體結構。反之,腺體基底膜已破壞者,即腺體結構已經破壞,則靠潛能再生細胞(徐榮祥實驗發現該細胞平時以普通組織細胞形式存在,損傷后MEBO治療可被激活)轉化為干細胞再生。殘存腺體再生完全時,排泄導管生長達創面表層,細胞開始移行,移行細胞變大,借偽足突起和細胞橋粒,得以固定在創面纖維蛋白膜下面的基質上。
4神經纖維再生
臨床實踐中發現在傷后MEBO治療15 天創面感覺恢復,在換藥過程中的疼痛感與神經組織再生有關。此時電鏡下可發現典型的神經纖維。
創面再生復原起始于炎癥,炎癥處理壞死細胞和組織碎片,同時使燒傷局部活組織細胞再生為干細胞并持續增殖和不斷分化完成燒傷皮膚的復原過程,再生復原完成后細胞增殖分化便停止。由此說明MEBT/MEBO對干細胞增殖分化再生過程具有激活和調控的特殊作用。
MEBT/MEBO環境下刺激再生與抑制再生兩種機制處于動態平衡時為創面可生理性再生復原。其調控因素有:①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接觸抑制作用;②細胞外基質對細胞增殖的作用;③生長因子與生長素的作用等。
四、臨床燒傷治療學分類
現代醫學認為燒傷治療學與創面愈合形式有關。再生復原是人體一種原始功能,是醫學領域中最古老的基本問題。
1.按對燒傷創面處理環境劃分
(1)以保持創面干燥(脫水)為原則。
(2)以保持創面濕潤(生理)為原則。
2按對燒傷殘存活組織的復原治療劃分
(1)病理性修復。
(2)生理性復原。
3按具體燒傷治療技術劃分
(1)燒傷干式技術用10%的硝酸銀溶液、5%磺胺咪隆、1%磺胺咪啶銀溶液或配合燈烤、熱吹風機吹等對開放性創面進行鞣酸制劑或燒灼術或進行妥協性的切除植皮術等。治療學主要集中在防止感染問題上。
(2)燒傷濕潤技術以無損傷性保護創面、液化方法排除燒傷皮膚和創造存活組織的生理復原環境治療技術。治療學主要集中在MEBT/MEBO創面覆蓋、解除繼續損傷因素;創造創面生理濕潤再生環境保障燒傷皮膚生理性復原。
五、燒傷綜合發病治療依據
臨床燒傷治療學是依據燒傷綜合發病而進行治療的醫學總稱。
中醫認為“湯潑、火燒原無內證,其所造成的瘀腫、疼痛是火毒傷于外皮,惡血留于內所致,故不分十二經脈?!?/SPAN>MEBT/MEBO是按中醫藥學理、法、方、藥規律為用藥基礎,加現代醫學理論研究方法,MEBO和微創傷刮痂、植皮等再生強化治療技術創立的一種“療法與藥物”同步燒傷治療方法。其中MEBO是按藥物性、味、歸經、君臣佐使、制劑工藝、劑量用法等理論加工制成。又因中藥四氣五味、升降沉浮功效是指藥物被機體吸收后的一種功能反應,如MEBO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皆為功能反應。因此,用MEBT/MEBO覆蓋創面可達治療、治創之目的,其結果能達到創面止痛、抗感染、阻止創面進行性壞死,深度創面再生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