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SD大鼠山度燒份模型,觀察 MEBT對燒傷早期創面瘀滯區徽循環血量的影響,以探討 MEBT 改善燒傷創面微循環的機制。96只 SD大鼠隨機分成MEBT組和傳統干燥暴露療法組,用激光多譜勒血流儀監測兩組燒傷后創面瘀滯區微循環血量。結果燒傷后兩創面瘀滯區微循環血量急劇下降,2h降到最低,但傳統干燥暴露疔法組在燒傷后各時相下降幅度顯著大于MEBT組。14天觀察到傳統干燥暴露疔法組瘀滯區壞死面積明顯大于 MEBT 組。證實 MEBO 可改善創面瘀滯區微循環,減輕燒傷早期創面進行性損害作用,增加疼游區的成活面積。
【關鍵詞】MEBO 燒份創面 微循環
燒傷后除皮膚創面凝固區組織立即發生凝固性-壞死外,創面瘀滯區在早期也存在進行性損害作用,尤其是傷后24~48h內。瘀滯區的病理變化:毛細血管及小靜脈擴張,血管內皮細胞腫胩,排列松散,細胞間出現裂隙,血管肉皮細胞通透性增加;管腔內堆積大量溶解的紅細胞,微血栓進行性形成。微血栓形成越多,組織失去活力發生壞死就越多。徐榮祥教授提出的燒傷濕潤暴露療法(MEBT),就是針對瘀滯區進行治療,改善瘀滯區微循環,避免大量徽血栓形成,阻止瘀滯區組織發生進行壞死。本實驗通過比較MEBT 同傳統干燥暴露療法對燒傷創面瘀滯區微循環血量的影響,證實 MEBO 改善創面微循環的功效。
實驗方法
1.皿度燒傷模型制作 SD大鼠背部用 8% 的硫化鋇脫毛,飼養2天后進行實驗。自制直徑3cm 的圓柱形銅柱,重約1kg。一端表面光滑,中心鏤空直徑為Smm的空洞,作為燙傷面。實驗時以3%戊巴比妥鈉 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把銅柱置人100°C沸水中 15min,取出后迅速用紗布擦干燙傷面,無外界壓力下置于大鼠背部一側,持續12s,造成如下圖示皿度燒傷形狀。經實驗已證實中心未燙傷處微循環血流量急劇下降,并持續相當長時間,可視為瘀滯區。
2.動物與分組 250士30g 健康雄性SD 大鼠96只,隨機分成兩組,48 只一組(每組8只供測疼滯區微循環血量及壞死面積比較。取組織檢測份前、份后4、24、48和721 共5個時相點,每一時相點8只)。MEBT組燙傷后在創面涂MEBO.厚度約 1mm.每日1次。干燥暴鎐療法組燙傷后創面干燥暴鰩,用 1%磺胺嘧啶銀涂抹,行日 1次。兩組瘀滯區不涂藥物。

3.觀察指標:
(1)瘀滯區微循環血量測量:術前用激光多譜勒血流儀測量背部皮膚微循環血量,傷后3min、Smin, 1、 2、4、8、12、18、24、48和72h 測量瘀滯區微循環血量。
(2) 瘀滯區壞死面積測定:術后14天用Leiz自動圖像分析儀精確測定瘀滯區壞死面積,并進行比較。
?。ǎ常?瘀滯區含水量測定:采用干濕法測定,傷前、傷后 4、24、48和72h 進行。
?。ǎ矗鰷^氧自由基產物丙二醛(MDA)測定:傷前、份后4、24、48和72h 進行。組織樣品取瘀滯區皮膚全層 200mg,今漿、離心,取上清液測定。
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均值士標準差(元士 S)表示,行Student's檢驗。
結果
1.瘀滯區微循環血量測定結果圖5-14-1示燒傷后兩組創面瘀滯區微循環血量急劇下降,2h 降到最低,但傳統干燥暴露療法組在燒傷后各時相下降幅度顯著大于 MEBT組(P<0.01) 。
2.瘀滯區MDA測定結果 表5-14-1示燒傷后 4h 兩組創面瘀滯區 MDA值均顯菩增加但 MEBT組MDA 值上升后快速下降,傷后24h 己近傷前水平,而傳統干燥暴露組 MDA 值呈現進行性上升,在各時相明顯高于 MEBT組 (P<0.01)。
3.瘀沸區含水量測定結果 表5-14-2示燒傷后 4h 兩組創面瘀帶區 含水量均明顯增加,但傳統千燥暴露療法組在傷后4、48和72h上升更顯著(兩組相比 P<0.05);MEBT組傷后48h含水量已近傷前水平,而傳統干燥暴露療法組72h 還未恢復到傷前水平。
4.瘀滯區壞死面積比較 14天后測傳統干燥暴露療法組瘀滯區壞死面積為20.96士 3.51mm2,明昆大手 MEBT 組 8.38士1.78mm2 (P<0.01)。
燒傷后創面徽循環顯著變化是微血栓形成,血管通透性增強。尤其是在瘀滯區徽血栓形成更明顯。燒傷濕潤暴露療法(MEBT),就是外覆 MEBO 以改善瘀滯區微循環狀況,阻止瘀滯區組織發生進行性壞死。由于瘀滯區在燒傷早期呈進行性發展,界限的不確定性給直接觀察測量工作增添了一定難度。本實驗獨特的模型設計解決了這一難題。14天后測傳統干燥暴露療法組瘀滯區壞死面積為 20.96士 3.51mm?,明顯大于MEBT 組8.38土 1.78mm?。說明 MEBO外覆燒傷創面能有效改善瘀滯區微循環狀況,阻止瘀滯區組織進一步惡化發生凝固性壞死。綜合本實驗各指標,MEBT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 面 MEBT能有效改善燒傷創面瘀澔區微循環,避免大量微血栓形成,顯著提高微循環血量,瘀滯區組織缺血、缺氧程度輕、時間短,組織細胞活力佳,阻止了瘀滯區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本實驗用激光多譜勒血流儀持續監測兩組燒傷后創面瘀滯區微循環血量,發現燒傷后傳統干燥暴露療法組微循環血量在燒傷后各時相下降幅度顯著大于 MEBT 組(P<0.01)。 MEBT 能有效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避免創面大量外滲。燒傷后創面毛細血管通透性;過度增強,創面大量外滲、高度水腫,一方面水腫壓迫造成鄰近組織繼發性缺血、壞死,另一方面會導致燒傷后滲出性休克發生。本實驗通過測量創面含水量顯示滲出的多少,可以間接反映出毛細血管通透性情況。結果示燒傷后 4h兩組創面瘀滯區含水量均明顯增加,但傳統干燥暴露療法組在傷后4h、48h和72h上升更顯著(兩組相比P<O.05);MEBT組傷后 48h 含水量已近傷前水平,而傳統干燥暴露療法組 72h 還未恢復到傷前水平。MEBT 能有效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抑制脂質過氧化損害。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均證實,脂質過氧化損害是燒傷創面進行性損害的因素之一。MDA 為氧自由基代謝產物,產生多少可以反映脂質過氧化損害的程度,也可反映瘀滯區微循環狀況。實驗中測得 MEBT組MDA值短暫上升后快速下降,傷后24h已近傷前水平,而傳統干燥暴露療 法組 MDA 值卻呈進行性上升。